发布时间:2025年4月18日 SKF
检验SKF滚动轴承与轴肩靠紧程度的方法有多种,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
一、间隙检测法
塞尺检测
原理:使用塞尺(由一组不同厚度的薄钢片组成)来检测轴承与轴肩之间的间隙。将塞尺插入轴承与轴肩的间隙处,根据能插入的塞尺厚度来判断间隙大小,从而确定轴承与轴肩的靠紧程度。
操作步骤:首先,确保轴承安装到位并且设备处于静止状态。选择合适厚度范围的塞尺,从较薄的一片开始,逐渐尝试将其插入轴承与轴肩的间隙。如果某一厚度的塞尺能够顺利插入,而更厚的塞尺无法插入,那么说明间隙大小在该厚度范围内。一般来说,对于大多数滚动轴承与轴肩的安装,间隙应该在几丝到几十丝之间(1丝 = 0.01毫米),具体的间隙标准可以参考轴承的技术手册或相关安装规范。
注意事项:插入塞尺时要保持垂直于间隙方向,避免倾斜导致测量不准确。同时,要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损坏轴承或影响测量结果。
内径百分表(内径千分尺)检测
原理:通过比较轴承内圈与轴肩对应部位的尺寸差异来确定靠紧程度。内径百分表可以精确测量内孔的直径变化,当轴承与轴肩靠紧程度合适时,内圈的内径尺寸应该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如果靠紧程度不合适,内圈可能会发生变形,内径尺寸也会相应发生变化。
操作步骤:将内径百分表的触头轻轻放置在轴承内圈的内表面上,确保触头与内圈表面垂直且接触良好。然后,慢慢转动轴承,观察内径百分表的读数变化。如果读数在一定的较小范围内波动(例如±0.01 - ±0.02mm),说明轴承与轴肩的靠紧程度比较合适;如果读数波动较大或者出现明显的偏向某一方向的数值变化,可能表示靠紧程度不佳。
注意事项:在使用内径百分表之前,要进行校准,确保其零位准确。并且,测量过程中要保证设备的轴是静止且稳定的,避免因设备的振动或轴的晃动影响测量结果。
二、染色检查法
原理:在轴承与轴肩的配合表面涂上一层薄薄的着色剂(如蓝色染料油),然后让轴承与轴肩相互接触并轻微转动一定角度。如果轴承与轴肩靠紧程度合适,着色剂会在配合表面均匀分布;如果有间隙过大或过小的情况,着色剂会在间隙处积聚或者无法均匀分布在整个接触表面。
操作步骤:首先,清洁轴承与轴肩的配合表面,去除油污和杂质。然后,用刷子或滴管将着色剂均匀地涂抹在轴承内圈或轴肩的配合表面上。接着,将轴承安装在轴上,使其与轴肩接触,并轻轻转动轴承几次(一般转动30 - 45度即可)。最后,取下轴承,观察着色剂在配合表面的分布情况。如果着色剂均匀分布,没有明显的聚集或缺失区域,说明靠紧程度合适;如果出现着色剂聚集在某一部位,可能表示该部位间隙过大;如果出现着色剂分布不均匀,有部分区域没有着色剂,可能表示该区域靠紧程度不够。
注意事项:着色剂的选择要根据配合表面的材质来确定,避免着色剂与材料发生化学反应。同时,转动轴承时力度要适中,不要过度用力导致轴承移位或损坏。
三、力矩检测法
原理:通过测量使轴承与轴肩产生相对转动所需的力矩来判断靠紧程度。当轴承与轴肩靠紧程度合适时,转动轴承所需的力矩应该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如果靠紧程度不合适,力矩会过大或过小。
操作步骤:可以使用扭矩扳手或专业的力矩检测设备。将扭矩扳手的接头与轴承的外圈或轴连接(具体连接方式要根据设备结构而定),然后慢慢施加力矩,使轴承与轴肩之间产生相对转动的趋势。记录下开始产生相对转动时扭矩扳手显示的力矩值。一般来说,合适的靠紧程度对应的力矩值应该在设备制造商推荐的范围内。例如,对于某些小型滚动轴承,这个力矩值可能在0.5 - 2N·m之间,但具体数值因轴承型号和设备类型而异。
注意事项:在测量力矩时,要确保扭矩扳手与轴承的连接牢固,并且施力方向要正确。同时,要避免在测量过程中对轴承施加额外的冲击力或侧向力,以免影响测量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