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年7月7日 SKF
SKF轴承损坏的主观识别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观察法
外观检查
直接观察轴承的外观,查看是否有磨损、腐蚀、变色、裂纹等情况。例如,若发现轴承表面有严重的划痕或者凹痕,可能是由于异物进入或者安装不当导致轴承表面受损,这可能会影响轴承的正常运转并加速其损坏。
检查SKF轴承的滚动体和滚道,看是否存在剥落现象。滚动体表面的金属剥落是轴承损坏的常见迹象,这可能是由于过载、疲劳或者润滑不良等原因引起的。如果发现滚动体有明显的磨损痕迹,如磨平或者出现坑洼,也可能是轴承出现问题的信号。
配合部件检查
查看与SKF轴承配合的轴颈和轴承座孔的表面状况。如果轴颈出现磨损、划伤或者腐蚀,可能会导致轴承安装不稳固,进而影响轴承的正常运行。同样,轴承座孔的变形、磨损也会改变轴承的安装位置和受力情况,加速轴承损坏。例如,当轴承座孔出现椭圆度变形时,会使轴承在运转过程中受到不均匀的力,从而产生局部应力集中,缩短轴承的使用寿命。
二、声音辨别法
正常声音:在轴承正常运转时,会发出一种比较均匀、轻微的“嗡嗡”声。这是由于轴承内部滚动体与滚道之间的正常摩擦以及旋转时的空气扰动所产生的声音。
异常声音及原因
周期性噪音:如果听到有规律的“咔嗒”“咔嗒”声,可能是轴承内有异物,如小的金属颗粒或者碎屑。这些异物可能会在轴承转动时与滚动体或滚道碰撞,产生周期性的噪音。另外,轴承的零部件松动,如保持架松动,也可能导致这种周期性的响声。
尖锐的啸叫声:这种声音通常表示轴承的润滑不良。当润滑油不足或者润滑脂干涸时,滚动体与滚道之间的摩擦会增大,并且由于缺乏良好的润滑,摩擦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会导致局部温度升高,从而使轴承发出尖锐的啸叫声。
低沉的轰鸣声:可能是轴承出现了严重的磨损或者过载。当轴承的滚动体、滚道等关键部件磨损严重时,轴承的运转精度下降,摩擦加剧,会产生低沉的轰鸣声。而过载情况下,轴承承受的压力过大,也会发出类似的声音。
三、温度感知法
正常温度范围:在SKF轴承正常运行过程中,会因为摩擦而产生一定的热量,使轴承温度略有升高。一般来说,轴承的温度在一定的范围内是正常的,这个范围取决于轴承的类型、转速、负载以及润滑方式等因素。例如,对于油脂润滑的轴承,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其外圈温度通常比环境温度高20 - 30℃左右。
温度异常及可能原因
局部过热:如果触摸轴承时感觉到某一局部区域温度明显高于其他部位,可能是该部位的润滑不良、存在磨损热点或者有异物嵌入。例如,当轴承的一个滚动体与滚道之间的润滑失效时,这个接触点就会产生过多的热量,导致局部温度升高。
整体温度过高:SKF轴承整体温度过高可能是由于过载、润滑不足、转速过高或者冷却系统故障等原因引起的。过载会使轴承承受的摩擦力和压力增大,从而产生更多的热量;润滑不足会导致摩擦系数增大,热量产生过多;转速过高会使单位时间内的摩擦次数增加,热量积累加快;冷却系统故障则无法及时将轴承产生的热量带走,都会导致轴承温度超出正常范围。
四、手动旋转检查法
操作方法: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手动转动轴承的外圈或者内圈(对于不同类型的轴承,转动方式可能有所不同)。在转动过程中,感受轴承的阻力大小和是否顺畅。
正常情况与异常情况判断
正常情况:如果SKF轴承转动灵活,没有明显的卡顿、阻滞或者异常的松动感,说明轴承的基本运转性能良好。不过,这并不能完全排除轴承内部存在微小缺陷的可能性。
异常情况:如果在转动过程中感觉到有明显的卡顿或者阻滞,可能是轴承内部有磨损、异物或者润滑不良等问题。例如,当轴承内有杂质或者滚动体表面磨损不均匀时,就会产生这种现象。另外,如果轴承过于松动,可能是配合过松或者零部件磨损严重,这也会影响轴承的正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