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年12月7日 SKF
针对SKF轴承跑外圈常见的处理办法:
1、应急抢修
1.1、SKF轴承室打麻坑或滚花处置。轴承室打麻坑是将电棚拆卸取下端盖,用磨尖的钢冲将端盖轴承室与轴承配合的圆周面平均地布冲小坑,每个小坑周边翻起毛刺使轴承室外表粗糙度增加,从而孔径减小,清算灰尘等杂物后重新装上即可。如此处置后,运转一段时间或再拆装几次,小坑或滚花凸起的峰值很快被磨压变小,轴承室粗糙度降低,孔径很快恢恢复来尺寸,轴承外套可能再次发作旋转。这种修理办法只能作短时应急维修处置。
1.2、垫波形垫片处置。中心高H160及以下的普通小型电机,其轴承构造比拟简单,以至没有轴承内盖或外盖,SKF轴承与端盖轴向垫有波形弹簧垫片调整轴向间隙以减少SKF轴承噪声和振动。
如遇SKF轴承外套旋转,可增加一个波形垫片或铁平垫加大轴向压力以缓解轴承外套旋转。亦可加垫耐油耐热的石棉橡胶垫(可用国标GB539耐油石棉橡胶板剪制),加大轴承与外盖或波形垫片的摩擦力,减缓外套的旋转。这种处置是在轴承单面加垫,会加大原构造轴承的轴向压力,易招致噪声、振动的加大,加速轴承的损坏,因而这种加垫要适度,这种处置也只能作短时应急抢修采用。
1.3、卡住轴承外套。若电机两端分别采用一个球轴承,一个柱轴承,如轴承外套旋转可在轴承外套两端面加垫卡紧轴承外套,以防外套在轴承室中旋转(如图2)。对隔爆电机,若其隔爆面设置在内盖平面上,这种处理睬因加硬质垫片形成原有隔爆间隙加大。留意控制内盖与端盖的平面隔爆间隙应小或等于0.2mm(ⅡB类工厂用隔爆电机),如属Ⅰ类矿用隔爆电机该间隙应小或等于0.5mm。
2、烦琐修理
2.1、轴承室加放O型橡胶条处置。将电机拆卸取下端盖,上车床找正,在SKF轴承室撤一个安放橡胶条的槽,宽和深为3×1.6~6x3.2mm,加工后的毛刺,然后用氯丁胶把Ø2~Ø4耐油耐热的O型橡胶条粘在其中,如图3。留意保证胶条圆弧面略高于轴承室内圆柱面,待粘牢干透后重新装配电机,组装后轴承挤压橡胶条,橡胶条的O形截面变成椭圆形,加大了橡胶条与轴承外套的摩擦,从而阻止了外套在SKF轴承室内匍匐旋转,这是一种烦琐可行的修理措施,也是近年来国产和国外电机常采用的相似构造。这种措施适用范围较宽,可在大小轴承室采用。
2.2 轴承内、外盖加放绕制压簧。拆卸电机取下内、外盖,在它们的止口平面处加工三个Ø6~Ø11等深、均布的安放弹簧的孔,如图4。普通内、外盖的止口平面较窄,可在止口内缘配焊三个搭子,车平后再加工绕制压簧比孔径小0.5~1mm,宜为平头,长短分歧,压力适中,绕簧的一端用胶粘牢在小盖的铣孔内,装配后内、外弹簧把轴承外套压(抱)紧,使外套很难再旋转。这一措施适用于310以上稍大的轴承,它可接受转轴的冷缩热胀,不改动原机构造的轴向预留间隙。相似这种构造在新系列电机中已开端采用,也是一种可行的好措施。
3、恢复修理
3.1、电镀轴承室。将轴承外套旋转的端盖清洗洁净后低温刷镀铁层,控制镀层平均和厚度,镀后用细砂纸清算,后轴承室尺寸公差应在H6范围内,采用这种措施修理效果较好,但需具备刷镀设备和控制刷镀的工艺。
3.2、SKF轴承室粘附胶层。将端盖的轴承室加工车大1.5~2mm,粗糙度为40~63μm,用酒精、丙酮认真擦洗洁净,热风吹干。用构造胶XHI1~13号或AR一5号耐磨胶粘剂调匀,平均涂在加工后热风烘干的轴承室内径上,涂胶厚度1.5~2mm,室温固化24h以上,上车床加工,公差控制在H6范围内,粗糙度为1.6μm。装配时轴承涂抹一薄层光滑脂即可。
3.3、SKF轴承室镶套处置。将端盖轴承室内径放大6~10mm,精车钢套与其配镶,钢套内径和长度预留嵌套后的加工余量,可加热端盖热套,也可冷缩钢圈冷套,将钢套过盈配合在轴承室内,在嵌套接合面左近双面钻2~4个螺孔,拧平端紧定螺钉并用胶粘加固,避免钢套转动或拆卸时钢套轴向串动,后精车轴承室内径和端面,内径公差控制在H6,粗糙度1.6μm为宜,同时留意控制轴承室与止口的同轴度,径向跳动不超越7级和轴承室圆柱度不超越7级。这种修理效果牢靠,适用于310以上稍大轴承的轴承室修理。
4 改换端盖
4.1、用原机厂家端盖交换。按电机型号规格及出厂年代向消费厂家或配件消费厂或配件供给商购置对号的端盖予以改换。买到后留意验收相关装配的尺寸及公差,特别是止口部位和轴承室部位,经检查无误后改换运用。这种措施是理想的修配计划之一。
4.2、用仿制原机端盖交换。若因种种缘由买不到原机的端盖,可应用原端盖做模型,翻砂铸造或钢板焊接毛坯,留意修理砂型留出需金加工部位的加工余量和铸件冷却的收缩量,粗车、精车好距离24h以上,以释放毛坯的内应力,减少变形误差。加工尺寸公差、粗糙度及形位公差与前几项相同。这种修理办法亦不失为较理想的修配计划。